为了扎实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党员师生到大理州古生村探寻基层党建经验。近年来,古生村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核心,将党建工作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深度融合。
“古生村能有今天的变化,关键在党建。”党员李德昌在访谈中感慨道。作为土生土长的古生人,他见证了村子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蜕变。“党员带头了,群众才能跟上。”李德昌回忆,2015年村里推进洱海生态廊道建设,部分村民担心征地影响生计,抵触情绪强烈。党支部组织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党员率先签订征地协议,还主动帮村民算“生态账”“长远账”。最终,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多户村民的征地任务。如今,生态廊道成了村民增收的“黄金道”。
古生村的科技小院,是党建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为了让村民更好地掌握新技术,科技小院的党员们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活动。他们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向村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村民们在党员的耐心指导下,种植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科技小院的党员们就像及时雨,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了帮助。”村民们纷纷表示,在科技小院的助力下,他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越来越富裕。
“这几年,古生村的变化太大了,这都要归功于党建工作的引领。”村民们在访谈中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村党支部积极争取资金,对村里的道路、水利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在文化生活方面,村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在民生保障方面,村党支部关注村民的实际需求,积极为村民解决就业、医疗等问题。通过引进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通过访谈、问卷和实地参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党员师生收集了3万余字素材。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需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